日前,虎門南柵電鍍印染專業基地內多家企業被當地居民舉報存在偷排行為,當地政府聯合市環保局對所涉企業進行了查處,其中,多家企業被勒令停產進行整改,環保措施達標后才能生產。
記者調查發現,電鍍、印染企業停產的背后卻牽涉諸多隱情,其中既有居民對電鍍、印染企業污染的“擔憂”,有環保部門意在通過整合電鍍、印染企業治污項目的擱淺,也有民間資本參與環保投資的暫時“停擺”。
電鍍、印染行業作為制造業中重要的一環,在東莞制造業鏈條占有重要作用,電鍍、印染行業支撐著當地產業的發展,其中,以虎門而言,服裝行業就受益頗多,但這一行業也因其“無序”亂排、亂放備受詬病。
當前,在南柵當地居民的努力下,南柵電鍍印染專業基地內企業基本停產,政府亦承諾園區不再新增入園企業。不過,隨著該專業基地停擺,分散虎門各地的電鍍、印染企業的治理再次成為難題。
政府擬建電鍍印染專業基地
電鍍、印染行業是珠三角最嚴重的污染源之一,對這兩大行業內的企業進行污染控制,是重金屬污染防治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東莞已規劃了4個電鍍、印染行業的環保專業基地,其中沙田、虎門、長安的環;刂饕糜谡媳炬們鹊奈廴酒髽I,而麻涌豪豐環保專業基地整合全市電鍍、印染企業。
該計劃提出后,虎門鎮政府在結合當地的產業特點,將南柵和路東兩個片區進行整合,建設虎門電鍍、印染專業基地,整合區域內原有的電鍍、印染企業以及其他區域的企業,以對此類企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定點,便于對污染企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監管和治理。該基地總用地面積為115.8公頃。在這一電鍍、印染專業基地中,路東片區引進電鍍、印染企業,南柵片區則引進電鍍企業。
緣何虎門電鍍、印染企業基地選址在路東、南柵兩地呢?虎門環保部門相關負責給出以下解釋。“虎門擁有電鍍、印染企業50多家,其中,南柵、路東兩地較為集中,南柵社區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有了電鍍企業,鎮內其他社區也零星的分布著一些電鍍、印染企業。”東莞市環保局虎門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分散的電鍍、印染企業,使得治理難度較大,“建設專業基地也是從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的角度考慮,在一定程度上,是補上虎門電鍍、印染企業污染治理的歷史欠賬。”
該想法提出后,虎門鎮政府將規劃交給上級環保部門進行環評,2010年2月24日,廣東省環保廳也對該專業基地環評報告進行了批復。記者在省環保廳的批復中看到,批復要求,虎門電鍍、印染專業基地要進一步優化基地內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案和工藝,強化生產廢水的深度處理和回用,基地建成后,60%的電鍍廢水經各自深度處理工藝處理后,回用于電鍍前處理等生產工序,印染企業的廢水回用率應達到50%以上。對需要外排的污水需在達標后才能排放,其中,基地內電鍍廢水外排量應控制在6000噸/日,印染廢水排放量應控制在5000噸/日內。為此,在財政有限的背景下,為更好地完善基地環保項目建設,虎門鎮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基地內污水治理,引進BOT項目——豪豐環保投資1億元建污水處理廠,約定基地內污水均由該公司處理。
“實際上,虎門電鍍、印染專業基地的建設也受到省環保廳的重視,在治理珠三角地區電鍍、印染企業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難題,電鍍、印染專業基地的建設,是探索解決省內電鍍、印染企業污染的重要嘗試。”一位虎門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基地建設期間,省環保廳多次督導基地內環保措施的建設進度,也對基地各項環保措施進行跟進。
建設電鍍基地引發民意反彈
不過,令虎門鎮政府始料未及的是,今年,當基地內各項環保措施正要完工的時候,基地內南柵片區的居民將基地建設理解為“電鍍城”,反對在南柵片區建設該項目,并對基地內的企業進行了舉報,在居民的反對聲中,基地內的電鍍企業基本停產,等待職能部門復查。
南柵當地一位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基地建設前,居民對原來電鍍生產企業意見并不大,不曾想,各項環保措施的完善后,正待各項工作再進一步的時候,居民的反對,令基地內的污水處理廠處在“停擺”狀態,也令鎮內其他打算進入基地的企業“望而卻步”。
“此種狀態,如果得不到改善,也就標志著虎門過去5年對電鍍、印染企業環保治理努力付諸東流。”參與基地環保一位建設負責者表示,當前居民對電鍍、印染企業缺乏專業的了解,“只是出于對污染的恐懼,完全不理會當前基地內采取的環保措施,陷入一種非理性的對抗之中。”
6月20日,記者前往南柵四區進行實地走訪。當地居民稱,該工業區周邊有多所學校、幼兒園,人口較為密集,居住人口達數萬人,如此密集的人口居住區域,建電鍍印染專業基地實在較為不妥。記者了解到,涉事的6家企業均已停工,園區內很少見工人蹤影。由于涉事企業已經關停,之前媒體大規模報道的廢水、廢氣污染并未顯現。實際上,此次停工的6家南柵四區涉事企業中,最長的歷史已有二十多年之久,之前與居民一直相安無事。由于擔心設立電鍍、印染基地后越來越多的電鍍企業進駐,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影響,居民意見也就越來越大。
對于當地居民的突然“發難”,園內一位企業負責人猜測,這或許與基地招商方式過當有關,由于基地內急于引進電鍍、印染企業入園,在招商過程中,提出了“電鍍城”等說法,而忽視了對園區內各項環保措施的宣告,使得當地居民產生了誤解,以為這一區域內將成為“電鍍、印染企業聚集區”,在居民缺乏認知的情形下,造成了誤解,也讓當地居民有了將所有電鍍企業撤離的訴求。
對于這樣一種猜測,當地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認同,因為在此之前,南柵當地居民對于電鍍企業雖有投訴,但只是零星偶發,在環保部門介入后,也往往得以解決,但此次事件中,居民參與人數較多,這與電鍍印染基地招商有著明確的時間關聯性。
為了應對當地居民的訴求,虎門環保分局專門派出工作人員,在南柵電鍍廠區設立投訴點,24小時值班,接受居民的投訴,防止停產企業偷偷生產。
不過,在值班過程中,工作人員也遭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投訴,有居民投訴廠區開燈,據此認為廠區在偷偷生產,但當工作人員到達現場了解后,只是工人在收拾廠區。值班人員說,這種情形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偷偷復工,居民應該放寬心。
花億元建設污水處理廠處停止狀態
在這一場圍繞電鍍引發的環保的風暴中,有一家環保企業顯得“無辜”且“無奈”。
為了集中處理工業區內的電鍍、印染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虎門鎮政府引進BOT項目—東莞市虎門鎮電鍍印染專業基地。該基地內東莞市豪豐環;1億元在南柵片區建工業污水處理廠,該污水廠已于去年12月進入調試階段,5月份進行試運行。然而,由于附近居民反對將電鍍、印染基地建在南柵四區內,今年5月開始該污水處理廠不得不處于停運狀態。
“工廠停工,投資一個億的污水處理廠沒有水可以處理,現在每個月光維持成本都要50萬元以上,其他損失更是難以估量,長期下去企業根本難以為繼。”東莞市虎門鎮電鍍印染專業基地相關負責人蘇紅雨告訴記者,因為居民的反對,涉事工廠已停工整改,在調試的第二天之后,投資一個億建成的南柵四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因“無水可治”不得不停運。
蘇紅雨說,興建污水處理廠本身就是出于環保的考慮,是一項功在當代的環保事業,興建這樣的工業廢水處理廠,可以將工業區內所有電鍍、印染等企業產生的工業污水進行回收,而后進行無害化處理,真正解決這類企業偷排廢水的情況。
“東莞市虎門鎮電鍍、印染專業基地是經省、市相關部門審批通過的。環評的衛生防護距離為200米,電鍍、印染基地邊界離周圍最近居民點實際距離為300米,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對居民生活幾乎沒什么影響。”蘇紅雨認為,一旦各項設施到位后,按照嚴格程序做下去,電鍍企業的污水廢氣是能夠得到有效治理的。
除了“停擺”需付出的成本外,由于無水可處理,污水處理廠無法進行調試,這樣也會造成項目細節改善推后,也遲緩了虎門電鍍、印染治污的工作。
■表態
建立園區有利于集中治理
□虎門環保分局
針對此事,虎門鎮環保分局副局長黎新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虎門鎮現有電鍍、印染企業上百家,F有電鍍、印染企業存在布局不合理、清潔水平較低、企業管理水平低、治理處罰措施效果差等問題,已嚴重制約虎門鎮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虎門鎮電鍍、印染行業和專業基地內環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經政府及環保部門經研究決定,選擇一些電鍍、印染企業較為集中的工業區興建電鍍印染企業治理園區即電鍍印染專業基地,達到規范經營,集中監管的目的。
據黎新勝介紹,虎門鎮電鍍、印染專業基地由“路東”和“南柵”兩個片區組成,基地定位為整合其內部及虎門鎮其他區域不符合原地保留條件的電鍍、印染企業,其中路東片區以整合電鍍、印染企業為主,南柵片區以電鍍企業為主。其中,“南柵片區”位于此次抗議居民較為集中的南柵社區。
“建立集中的電鍍、印染基地,目的就是在于環保;貎鹊奈鬯幚韽S目前已經完工,所有的電鍍企業的廢水將集中處理,環保部門實時監控,達到國家允許排放標準后才允許排放。”黎新勝強調。
同時,虎門環保分局對居民的投訴也非常重視,在調查取證之后于上月5日對虎門南柵四區6家存在超標排放廢水廢氣的企業下發了停產整頓通知。要求涉事企業完成整改且經市環保局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不再遷入新電鍍企業
發布時間:2014/7/16 |